“水刀”專業名稱為“水動力清創系統”。這一國際先進的儀器已被國際應用于開放性創面的手術清創。“水刀”使用超音速的高壓生理鹽水水流在創面上切線運動,能快速、精確地選擇、切除并回吸創面上的失活組織、細菌、污染物和生物膜。
水流切除感染的肌肉
接受此清創手術的患者是一位在脊柱上方有一處慢性傷口的中年男性,鑒于這處傷口較深,又存在較大腔隙,經過專家討論,市一醫院創傷中心主任王秋根教授決定用“水刀”為患者進行清創。
據王秋根主任介紹:“水刀”外形有點像電動牙刷,不同的是其刀頭部分是高速流動的生理鹽水。這股水流與頭發絲一般細。手術中,專家將刀頭探入傷口,開始切除感染的肌肉。只見如頭發絲般粗細的高壓生理鹽水水流到處,感染的肌肉被迅速“沖”去,被水流切割下來的碎屑隨即隨著鹽水被回吸入“水刀”下方的排污管,流出的血也被迅速止住。短短一小時后,手術順利結束,干凈利落。
相比傳統的手術刀結合高壓脈沖的清創方式,這臺利用“水刀”技術精確清創的手術可最大化保留正常組織,減少擴創和出血量,從而加速愈合時間。此外,“水刀”的水流可以回吸并將污物和用過的水流一起排出,這就降低了把細菌帶入正常組織的風險,縮短了手術流程。以往需要做數次的清創手術現在只要一次就能一站式解決,患者的痛苦也少了。
減少費用和住院時間。
據市一醫院創傷中心主任王秋根教授介紹,該中心地處松江郊區,承擔了周圍方圓50公里的搶救任務。中心設有急救綠色通道,為覆蓋區域內的傷者提供“無縫連接”的搶救和從入院、搶救、康復到心理咨詢的“全流程”醫療服務。
車禍等意外導致的腦外傷、骨傷和手部傷者占了急救中心患者的80%。這類傷者大部分是極重的復合傷,其創面皮膚及皮下軟組織損傷破裂,傷口一直呈開放的狀態,在治療前必須要進行充分清創。清創的目的是徹底切除染菌的創面、失活的組織和異物,以防傷口感染。以往臨床上最常用的手術清創方式有傳統外科手術刀清創和高壓脈沖沖洗清創。手術刀清創會過度切除正常組織,易導致大量出血,而且對復雜輪廓傷口無法進行有效清創。高壓脈沖沖洗清創則容易將細菌沖擊進入正常的軟組織里,造成感染難愈,同時也無法為醫生提供清晰的手術視野。
據國外統計,使用“水刀”進行清創的患者,可以平均減少2200美元的醫療費用和30分鐘的清創時間,并平均提前3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