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認識水切割機中的水射流應該說還是從水的沖刷作用開始的。大雨能把田地沖出一道水溝,能剝落山巖,甚至能造成泥石流。河道出口久而久之便沖積成了三角洲。水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表現在3個方面:使材料破裂、流動、去除。
水射流的應用起源于采礦業。早期利用水射流沖洗礦石中的泥土,蓄水運送并篩選礦石和直接用水射流沖刷煤層。由沖刷到破碎實際上是水射流的一個質變,前者是低壓大流量,后者則是高壓小流量。本世紀30年代已開始用水射流采煤。開始是用lOMPa以下的水射流沖采中硬以下煤層,至70年代已發展到用20-30MPa水射流慢速切割煤體,再后來就是高壓至IOOMPa、超高壓大于200MPa的水射流輔助采煤機、掘進機用于破碎落煤和破巖。
只有提高水射流工作壓力才能使其廣泛應用于大工業部門,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20世紀70年代·高壓水清洗和超高壓水切割在同步發展。80年代,高壓清洗已日趨完善,普及應用。自1972年在美國Ingeroll-Rand公司的MC Cartney Manufacturing公司誕生了第一臺400MPa的水切割機,繼之美國Flow Industries(350MPa.3. 51L/min)問世,超高壓水射流切割工藝一直是水射流行業研究、追蹤的熱點。尤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這類所謂“水刀”設備已經批量化、商品化,而且以機械手控制切割頭為代表的產品已迅速達到了全自動、智能化的高水平。
水射流技術在向高壓方向發展的同時,70年代末期國際水射流領域出現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新動向,即從單一提高水射流壓力的觀點開始轉向研究如何提高和發揮水射流的潛力這方面來了。這就有了脈沖射流(水炮)、高溫射流、磨料射流和擺振射流。這些射流與同等壓力下的普通連續射流相比,顯然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80年代以來,磨料射流、空化射流、氣水射流和旋轉射流的進一步發展,將高壓水射流技術推向一個新的階段。水射流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個以壓力、功率為縱坐標、以射流形式為橫坐標的技術與產品的平面型譜。高壓水射流技術的應用范圍也由單純的采礦業擴大到石油、化工、輕工、航空、建筑、冶金、市政工程和醫學等領域。
高壓水射流技術的發展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60年代處于以低壓水射流采礦為主的初期階段,同時以靜壓試驗和化工流程為主要目的的高壓泵、增壓器和高壓管件(統稱高壓設備)的研制取得了許多商品化成果(它們的介質主要不是水),這為高壓水射流技術的到來奠定了基礎;70年代主要針對采煤機、清洗機開展了水射流工業試驗,這時期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以水為介質的高壓動設備的壓力和可靠性,同時開發多種形式的射流,尤其自1972年開始兩年一屆的英國流體機械研究集團(BHRG)主辦的國際水射流技術會議(l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Jetting Technology)、自1981年開始兩年一屆的美國水射流技術協會(WJTA)主辦的美國水射流技術會議(American Water Jet Confer-ence)和自1990年開始兩年一屆的國際水射流協會(ISWJT)和日本水射流協會(JSWJT)主辦的亞太國際水射流技術會議(Pacific Ri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ter Jet Technology)等,極大地推動了國際水射流界的交流與發展。80年代是高壓水射流技術迅速發展階段,體現在高壓、大型化、成套化、專用化和新型水射流形式都已產品化、規模化、商品化-尤其是清洗、除銹、切割應用的可靠性、安全性,迅速拓展至各工業部門。上世紀90年代,一些高難度研究,諸如機器人多維水切割、水下切割、井噴管口切割、干冰切割等的問世,國際會
議的主題基本上圍繞著水切割展開,豐富、完善水切割研究與應用已經成為國際水射流界的焦點與熱點,同時這一領域的標準與技術專著也時有出現。近年來許多標新立異的成果表明:一個能根據實際需要自如地控制各種類型高壓水射流技術特性、造福人類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水切割機中的噴射技術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綜合性的新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