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可知,沖擊應力波中的徑向拉伸應力是導致砂巖出現橫向裂紋的主導因素。當射流速度較小時,沖擊產生的拉伸應力小于巖石材料的抗拉極限,無裂紋產生;增加沖擊速度,產生的拉伸應力增大,一旦大于巖石的抗拉極限,巖石便產生拉伸破壞,形成橫向裂紋,且這種效應隨著射流速度的增加而更加顯著。當射流速度增大至某一門限值后沖擊產生的水錘壓力促使破碎坑迅速向巖石內部擴展,導致了巖石產生剪切破壞。剪切裂紋的擴展削弱了沖擊波強度,從而降低了應力波效應,巖石產生的橫向裂紋數量減少。
經高壓水射流沖擊破碎后,砂巖內部產生的裂紋數量越多,裂紋面越大,巖石收到的損傷越大。水射流經過一定的時間到達巖石表面后,巖石材料開始出現損傷,隨著沖擊的繼續,損傷量迅速增大,水錘壓力是該階段巖石破碎的主導因素,大約100 后,損傷量增加的速率變緩,并逐漸趨于定值,該階段主要由滯止壓力來破碎巖石當射流速度為316m/s時,巖石損傷量較小,損傷主要集中在破碎坑。當速度為632m/s時,損傷量增大,產生大量橫向裂紋并導致巖石產生體積破碎。當速度增大至774m/s時,損傷量較632m/s時減小,損傷由剪切裂紋和橫向裂紋共同導致,且數量較小。